发挥认证认可国际化特征优势服务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认证认可国际化特征的来源
认证认可的国际化特征基于认证认可的国际公共产品属性而产生。从认证认可的发展来看,它起源于国家公共产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凭借着完整的理论体系、实践基础和国际共识逐渐演进成为国际公共产品并正在为越来越多的国际公共产品的建构提供着有力支撑。
(一)认证认可起源于国家公共产品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对国际公共产品作出了定义:一种产品如果具有消费上的非竞争性和受益上的非排他性,那么它事实上是公共产品。并且,如果它能使所有国家、人民和各代人都受益就是全球公共产品。从国际公共产品的定义可以看出,国际公共产品首先是国家公共产品,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从经济学分工理论的角度来看,认证认可的演进是一个不断从封闭转向开放的过程。19世纪下半叶,随着西方国家工业革命的爆发和工业标准化的诞生,各国为了对市场上流通的商品进行评价、监督以正确指导公众购买,保证公众基本利益,建立了认证认可制度。从公共产品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界定标准来看,此时的认证认可制度的产生,解决了市场交易双方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对所有人同时产生益处,任何需求方都可以消费认证认可制度,同时,消费时不会减少制度的再次供给,也不会增加再次消费制度的成本。认证认可成为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国家公共产品。
(二)由国家公共产品演进成为国际公共产品
从国际公共产品的建构来看,国际公共产品是由国家公共产品的受益范围向外扩展到多个国家和全球而形成的。国际公共产品可以被看作是国际化了的国家公共产品,或者是国家公共产品与国际合作的结合。
从认证认可的诞生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认证认可基本上都是以本国法规、标准为基础,对本国产品和企业进行质量评价和监督,其消费和受益范围仅限本国,是单一的国家公共产品。20世纪70年代,基于国际贸易的需要和区域合作的开展,某些国家发起了外向型国际合作,产生了国与国之间相互承认对方认证认可制度和区域内相互承认认证认可制度的做法,其消费和受益范围扩展到了国家间和区域内,认证认可成为国家间公共产品和区域公共产品。20世纪80年代,为有效推动贸易,减少重复评价,各国在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等国际组织框架下,开始实施以国际标准和规则为依据的国际认证认可制度。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贸易技术壁垒协定》(WTO/TBT)正式生效,国际标准成为国际认证认可制度的基础,认证认可的消费和受益范围逐步扩展至全球,成为了全球公共产品。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发起了内向型国际合作,将认证认可作为我国的质量管理手段和贸易便利化工具,认证认可国家公共产品和国际公共产品同时在我国出现并不断加强和完善。
(三)为其他国际公共产品的建构提供有力支撑
各国认证认可经过不断的内向型合作和外向型合作,时至今日,认证认可已由基于过程管理的产品质量管理模式,发展至基于信息经济学的新型管理范式,不断从单一的生产领域向经济、贸易、安全、环境等各领域扩展,不断从国家公共产品向国际公共产品转化,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和实践基础。面对全球气候变化、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等全球重大问题,凭借着基础性、全面性、综合性、协同性及系统性的制度优势,认证认可得到了国际社会的一致认同,为越来越多的国际公共产品的建构提供着有力支撑,推动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逐渐发展成为典型的基础性国际公共产品。
二、认证认可国际化特征的主要表现
(一)多层次发展的认证认可国际公共产品
上国家。这些大型检测认证机构通过委托代理、收购兼并等方式纷纷在全球积极布局,迅速进入新的市场,填补自身空白业务领域,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资源配置,从单一业务转变为多领域服务,在提供认证认可国际公共产品服务的同时,也开展了国家公共产品服务、机构产品服务甚至机构间公共产品的服务,实现了多元化、规模化、全球化的发展。
目前,我国不少具有前瞻性的检测认证机构也已经迈出了“走出去”的步伐。如华测检测认证集团于2008年收购重组成立了华测新加坡产品认证中心,并经国际电工委员会电工产品合格测试与认证组织(IECEE)评定,于2014年7月成为新加坡国家认证机构。
三、认证认可国际化发展的现状及问题
(一)认证认可国际公共产品的现状及问题
目前的认证认可国际公共产品主要由国际组织提供,而国际组织多发源于欧美等西方国家,更多反映的是发达市场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律,依据的是发达国家的现行制度基础,在产品供应创新、产品供给效率、产品适用范围、支撑其他公共产品的能力上还存在很大的不足,远不能适应全球化发展对认证认可的需要。
从供给机制看,现有认证认可国际组织提供的并不是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纯公共产品,而更多以俱乐部产品的形态出现,特别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能够加入认证认可国际组织,消费国际公共产品的国家还相对较少。
从供给创新看,目前的认证认可核心技术创新不足,国际公共产品供应仍然主要集中在电子电气和管理体系等传统的认证产品上,远不能适应产业和产品的高速发展。
从产品消费和收益范围看,许多认证认可产品仍然停留在各国国家公共产品层面,并没能有效转化为国际公共产品,认证认可不仅没能成为企业的贸易便利化工具,反而给企业的国际贸易造成了极大的成本负担。
(二)中国国际公共产品的供给现状及问题
中国是认证认可大国,经过短短40年的发展,不仅连续多年稳居全球发证量第一,而且为20多个政府部门直接提供着支撑服务,从国家公共产品供应的数量和领域上看,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与之相对应的却是国家公共产品的质量不高和国际公共产品供应能力的不足,频频出现的认证乱象损害着中国的信誉,外向型国际合作上的缓慢进展困扰着中国国际公共产品的供应,中国认证认可产品的公信力亟待提高,国家公共产品向国际公共产品转化的能力亟待提升,速度亟待加快。
四、政策建议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世界各国普遍将认证认可公共产品作为国内市场规则和国际贸易规则,认证认可由国家公共产品向国际公共产品的发展也成为经济全球化趋势的重要体现。规则等制度型开放是我国新时代对外开放的新趋势新特点,党中央做出了推动形成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总体部署,在认证认可发展到国际公共产品阶段的今天,需要用国际视野进一步审视认证认可工作的发展。
一是进一步加强认证认可法律法规体系建设。与美、英、德、日等认证认可强国普遍以法律为核心、平均100余部法律法规组成的认证认可法律体系相比,我国认证认可的制度建设差距较大,不仅法律位阶较低,仅以法规为法律体系核心且总体数量较少,只有38部,认证市场相关主体的权利义务责任还有待细化,经验做法和改革措施还需要及时通过法律的形式加以提升和固化,特别是需要针对认证的外部性,探索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在认证市场的适用,以及侵犯消费者权益的公益诉讼惩罚性赔偿制度的建立,促进行业的持续健康有序发展。
二是进一步加强认证认可服务新发展格局的机制建设。从国内机制建设来看,营造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是我国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坚实基础,随着政府职能转变不断深化,政府让渡给市场和社会治理的空间不断加大,依据“问题导向”设计的各类评估评价活动层出不穷,由于缺乏国内国际的统筹规划,我国参与国际治理的制度性瓶颈问题越发凸显,严重影响着外资企业的投资信心和内资企业的发展预期,建议进一步加强和完善认证认可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充分发挥认证认可的国际化特征优势,为政府部门市场准入制度和后市场监管机制的重新构建提供认证认可公共产品。从国际机制建设来看,“一带一路”是我国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中之重,通过认证认可支撑贸易便利化程度的评估可以看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认证认可支撑贸易便利化的水平差距极大。现有的认证认可国际组织依据发达国家的现行制度基础建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能够加入认证认可国际组织、消费国际公共产品的国家还相对较少。考虑到公共产品建构和管理等问题,建议借鉴欧亚经济联盟的建立和运行,本着区域性国际公共产品联合提供、集体决策、成本合理分摊、利益共同分享的原则,依托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认证认可技术研究中心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支撑‘一带一路’贸易便利化的认证认可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搭建的“一带一路”贸易便利化信息技术服务平台,探索建立我国主导的“一带一路”认证认可区域化合作组织,减少对广大发展中国家消费认证认可公共产品的障碍设置,降低对发展中国家认证认可公共产品供给的排他性,填补“一带一路”区域性认证认可国际公共产品供给机制空白。
三是进一步提升认证认可国际公共产品供给能力。目前,部分西方国家本土主义、保护主义、孤立主义以及去全球化的色彩明显,国际公共产品处于严重的供给不足状态,原有供给机制严重失灵。对此,建议加强认证认可国际公共产品的供给,进一步服务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构建,面对贸易保护主义、气候变化、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等全球重大问题,加大我国从业机构和人员在认证认可国际组织中的参与力度,积极参与应对公共问题的全球治理活动,为解决全球领域问题和国际公共产品供给提供更多中国认证认可方案;结合国家区域合作战略布局以及双边经贸谈判和工程项目的开展,重点做好外向型国际合作,持续加强我国认证认可制度的完善和扩充,进而聚力推介和输出;依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支撑‘一带一路’贸易便利化的认证认可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继续加强互认指标选取、能力验证、等效性评价、互认风险控制等互认关键技术的突破,为我国认证认可公共产品向国际认证认可公共产品的转化做好技术储备;进一步发挥从业机构的作用,鼓励认证认可机构“走出去”,加强与国外机构和国外政府的合作,为企业提供机构间公共产品和其他国家公共产品,为服务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构建作出积极贡献。
来源:《中国认证认可》杂志 2021年第5期